������ѧ
  �� ľ ˮ �� ��      
  易经工具 易学方圆图 数字易学 易经书籍 预测实例      
首页 易学基础 易经智慧 梅花易数 六爻预测 奇门遁甲 皇极经世 易学大师 易经故事 四柱八字 三元九运
易经工具 万年历 八字排盘 六爻排盘 电脑起卦 梅花排盘 每日一签 奇门遁甲 邵子排盘
 
玄承易学目录
 易经基础
 梅花易数
 六爻预测
 奇门遁甲
 皇极经世
 易学大师
 易经故事
 四柱八字
 三元九运
 易经智慧
 数字易学
 预测实例
 预测心法
 常用术语
 常用术语
 预测心法
 预测实例
 数字易学
 易经智慧
 三元九运
 四柱八字
 易经故事
 易学大师
 皇极经世
 奇门遁甲
 六爻预测
 梅花易数
 易经基础
标签:
冬至在易经预测学中的重要作用 点击:100   2025-02-03 22:26:11
 

今天是公历20201221,农历:庚子年十一月初七日,干支:庚子年戊子月戊戌日。今天对应节气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冬至也是第一个被确认的节气。冬至在易经预测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冬至的重要作用:

第一、冬至与夏至的重要作用

冬至与夏至是阴阳的起点与终点,冬至点阳气开始生发,一阳来复;夏至点阴气开始生发,一阴复生。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对天文学、气象学、地理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汉代“冬至”被称为“冬节”,朝廷举办“拜冬”仪式来祈求平安。以后的历朝历代对冬至节气都高度重视,民间有俗语“冬至大如年”。冬至的别称有:冬节、长至节、亚岁、大冬、履长节等,冬至过后,各地气候会进入一个最寒冷的时期,也就是“进九”,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第二、冬至对应十二消息卦中的“复卦”

冬至对应十二消息卦是复卦,复卦的上卦是坤卦下卦为震卦,复卦除了“初爻”外,其余五爻都是阴爻,也叫“一阳来复”。一阳是冬至过后阳气初生的象征,寒冬时节万物萧条,阴气大于阳气。冬至也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整个大地酝酿着勃勃生机。从易经预测方面来研究,冬至对应的复卦初爻为阳爻,但在五个阴爻之下,一阳终究势单力薄。因此必须积极准备,养精蓄锐,犹如需卦之道:积极准备等待,等到弱小变成强大,方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冬至并非一年中最冷的一天,过了冬至进入“数九寒冬”的小寒、大寒才是最冷的时候,也启示着人们长期准备终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第三、冬至日斗柄指子(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十二地支中的子)

北斗七星犹如北方天空的一个大时钟,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古人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冬至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十二地支中的子,太阳黄经达270度。历法修订中无论是节气的划分还是闰月的勘定,常常是以冬至日为标准来确定的。这对于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冬至在奇门遁甲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冬至在易经预测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3000多年前的冬至,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这成为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由此可以看到,人们最开始过“冬至节”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冬至祭天祭祖之后吃着热腾腾的饺子,祈福来年(2021年辛丑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更多易经基础相关信息
  冬至在易经预测学中的重要作用 易经基础 2025-02-03 22:26:11
  最新发现《易经》圆图的错卦关系,错卦在预测中的重要作用 易经基础 2025-01-20 20:36:44
  读懂《易经》同人卦,成就一番事业 易经基础 2025-01-20 20:29:57
  十二消息卦演变规律分析,寻找隐藏着的秘密 易经基础 2025-01-20 20:23:45
  十二长生在《易经》预测学中的重要作用 易经基础 2025-01-20 20:14:41
  重新梳理《易经》天干地支纪时,发现新的规律 易经基础 2025-01-20 20:03:42
  第一次用《易经》六爻预测法进行射覆,学习六爻猜物游戏 易经基础 2025-01-20 19:55:59
  《易经》中互卦的重要作用,64卦的互卦规律 易经基础 2025-01-20 19:54:09
  《革卦》隐藏的事物发展规律 易经基础 2025-01-20 00:56:26
  悟透《丰卦》暗含的人生智慧,不得意忘形,才能基业长青 易经基础 2025-01-20 00:53:3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加入本站 手机版